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俗称为机关,事业单位,工作人员都是编制内,也是我们通常所俗称的体制内人员。不同的是公务员使用的是行政编制,而事业单位使用的是事业编制。
共同点都是工资性支出,都有财政性拨款。养老待遇由财政预算进行负担,所以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铁饭碗,吃皇粮就是这一类人员。
(资料图)
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差距有多大?
公务员的工资收入项目主要有职务工资,级别工资,保留工资,生活工作补贴,临时改革性补贴,车补,精神文明奖等等。
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的工资组成,有岗位工资,职称工资,薪级工资,绩效工资,改革性补助以及事业单位人员年度考核优秀贡献奖励。
从以上工资构成当中,我们看世界单位的工资构成有极其相似的地方。但是却有着一些极其微妙的变化和不同。都有岗位工资,但是事业单位有职称工资,这个是公务员不实行的。因为事业单位实行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方法实行职称的评审,聘任实行合同制管理,实行高级,中级,初级职称序列管理。而公务员实行的是职级并行管理,职务与级别并行管理,按照工作年限自动晋升级别。
所以在公务员身份的人员只需要年度考核合格,工作年限越长,那么在工资方面就非常的有优势,而事业单位即使工龄很长,如果职称很低,那么工资待遇是要受很大影响的。
2014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以后,统一实行个人缴费政策。养老保险个人缴费8%,单位缴纳12%,累计缴费15年以上就可以享受退休待遇,同时给机关事业单位缴纳职业年金,缴费的比例个人4%,单位8%为机载个人账户,在退休的时候一次性支取或者按照60岁退休,139个月发放,50岁退休,195个月发放。
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工资性收入总体差别不大,但是在很多方面还有差距,主要是车补和精神文明奖。对,应在事业单位是年度考核奖。但是公务员的精神文明奖实行的是整体考核,如果单位整体达到本次,就可以全体人员都获奖。而事业单位实行的是个人获奖,个人获奖只奖励个人这种奖励模式。
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时候,也仿照公务员体制进行了一种设计,就是年终绩效工资的考核奖励也采用按照单位考核奖励的方式,但是总体来说,具体到每个人差别并不大。
养老保险改革以后,实行老人老办法,中人10年过渡期和新人新办法。
养老金的四大组成部分,由基础性养老金,加上个人账户余额,再加上过渡性养老金,加职业年金账户。
以上4部分组成基础性养老金是年度社会岗位平均工资基数的影响比较大,个人账户呢,受在职期间积累的缴费基数和缴费余额有关系,过渡性养老金是指那些特殊人群,比如说是机关事业单位产生的中人。养老保险改革的最大亮点就是补充性购买了职业年金,但是很多人并不理解职业年金到底怎么回事。其实职业年金是作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一种补充性养老保险,是提高福利的一种刚性举措。
职业年金平时无法查询,无法个人缴纳,只能由单位代扣代缴,对单位实行强制缴纳。而且不能提前支取,只能在退休的时候选取三种方法之一。
第一种是全额提取,第二种是按139个月发放,第三种方法是投资购买商业保险,采用商业保险的方案进行领取。
而职业年金和养老保险账户,个人部分都是可以由子女依法继承的,我们不用担心,这笔钱的损失也不会丢,是可以作为继承财产的。
总之,公务员是公务员,事业单位是事业单位,对比工资同时,还要考虑自己在工作岗位的实际作用和贡献,在平凡的岗位上,默默奉献,才是工作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。
关键词:
Copyright 2015-2022 中公城建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18 联系邮箱:5855973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