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4日,湖北省各界青年“五四”座谈会在汉举行。青年代表共聚一堂,分享各自在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做先锋、当闯将的青春故事。
(资料图片)
“2009年,大专毕业刚开始工作时,我连图纸都看不明白。”中石化江钻石油机械有限公司模具组装工陈鹏飞说。
模具组装岗是金刚石钻头制造的核心岗位,对工艺要求十分严格,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整只钻头报废。
为做好这份工作,陈鹏飞下定决心苦练钻头制造技术。每天坚持打磨10个小时。手上的老茧越来越厚,“指尖”的功夫也越来越好,模具装配精度能控制在0.02毫米,只有头发丝的1/3,在各类钳工技能大赛中斩获奖项20多个。
然而,要想成为“大国工匠”,只会操作还不够。
金刚石钻头作为能源开采的核心利器,面对新形势下钻井生产提速提效的要求,迫切需要“一专多能”的复合型人才。
陈鹏飞每天利用生产间隙到其他岗位和工序帮忙,逐渐掌握了组装、烧结、钎焊准备等8道工序操作技能,成为厂里首个“全岗通”。
凭借扎实的操作技能和理论功底,他参与到生产岗位流动和工序优化管理中,目前已精通100多种钻头模具的组装工艺,完成技术创新改善12次,累计为公司降本减耗900余万元。
去年,公司以陈鹏飞的名字命名成立创新工作室,针对青年员工开展创新和技能类培训,既为公司储备研发技能骨干,也为青年员工施展才华搭建平台。
工作室成立后,陈鹏飞先后与多名新员工结对,将“模具雕塑”“钻头修齿零误差”等绝活悉心传授。
一年来,工作室有12名员工取得技能等级晋升资格,具备2项及以上操作技能的一线人员达到100%,具备3项及以上技能的员工达84%,实现了开模、修齿穴两个手工岗位通岗通干。
据测算,“陈鹏飞创新工作室”帮助武汉钻头制造厂实现手工类工序作业效率提升50%,日产量提升250%。
“我们这一代青年工匠生逢其时、重任在肩。我将始终传承工匠精神,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,为中国制造、中国创造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。”陈鹏飞说。
(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曾雅青 通讯员 代恒业)
关键词:
Copyright 2015-2022 中公城建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18 联系邮箱:5855973@qq.com